如何评价2020年3月2日西班牙人1:1的比赛中懂球帝的争议行为
如何评价2020年3月2日西班牙人1:1的比赛中懂球帝的争议行为
懂球帝“喜提”热搜。大量懂球帝的用户因为被删封账号“揭竿而起”,遂酿成热搜事件。
懂球帝的成功绝非偶然,而危机的到来也不偶然。“化验”一下懂球帝的“DNA”,我们就能明白,它早晚会遇到类似的危机事件。
面对危机,懂球帝的应对策略似乎并没有令它的用户们满意。懂球帝为何如此傲慢?这一事件又会将它引向何方呢?
小小失误掀起舆论滔天巨浪
懂球帝此次危机事件的起因微不足道,没想到蝴蝶煽动小小翅膀,在微博上引发了海啸。
在北京时间3月1日晚间的西班牙人与马竞的比赛中,武磊又有亮眼发挥,传中造成萨维奇乌龙球。懂球帝起初将这一事实描述成“武磊助攻队友破门”。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进球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媒体为了追求发稿速度出现事实差错,也并非新鲜事。网友们火眼金睛,马上在评论区揪出了错误,也算是热心肠。
在传统媒体时代,错误发生了,白纸黑字已成既定事实,无可更改。但是,互联网时代给了媒体人纠错的时间。编辑们道个歉,然后马上纠正事实,危机也就基本平息下来。顶多会有好事者截屏嘲讽两句,也无伤大雅。
懂球帝接下来却祭出了反向教科书式的“骚操作”。指出错误的多名用户发现他们的账号被懂球帝封禁。在微博上,还有用户表示自己手机里的相关视频被对方强行删除。(此处虽有网友的截屏为证,但属于一面之辞,本文照录于此仅为提供更全面信息,并非认可其描述。)
懂球帝的“骚操作”,引发了众多用户的反感。他们纷纷起来声援账号被封禁的网友,一些用户甚至采取了发非法图片等不理智行为进行挑衅。这引发了新一轮账号封禁潮。讨伐的战火从懂球帝APP蔓延至其他社交媒体,遂形成热搜事件。
昨天上午,懂球帝通过官方微博进行了公开回应。其工作人员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懂球帝内部“正在研究处理该问题,当时被封但未发违规内容的用户将会陆续解封,同时后续也会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
这并非是懂球帝第一次深陷舆论风暴之中。2018年春节的红包雨事件,懂球帝在发红包过程中遇到了服务器宕机,引发了大量网友的吐槽。彼时,懂球帝就祭出了封号、禁言等手段,让很多用户春节过得有点堵。
除了封禁用户账号,懂球帝身上的“黑点”还有不少,被用户们津津乐道的还包括:全球独家报道孔蒂下课事件;在百度搜索中,涉嫌用直播吧的名头诱导网友下载懂球帝APP;存在直播盗链嫌疑;涉嫌剽窃媒体报道。“天眼查”显示,懂球帝的母公司北京多格科技有限公司涉及到的法律诉讼一共12件,其中多起被诉涉嫌“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
我认识的很多足球记者对懂球帝也颇有非议。他们辛辛苦苦创作的很多内容经常会出现在懂球帝APP上,流量巨大,但他们却没有任何收益。
在体育内容江湖,懂球帝成了一朵“奇葩”,拥有无数拥趸,却也屡屡陷入舆论危机之中。
“好产品”的特质不应成为遮羞布
我本人是懂球帝的深度用户,看足球资讯首选一定是懂球帝。在之前的相关文章中,我也对懂球帝APP这款产品的成功之道进行过剖析。
在初创阶段,产品思维比内容思维更重要。众所周知,陈聪是一名资深球迷(准确地说是国米球迷),百度贴吧产品经理出身。他拥有极强的产品能力,洞悉用户的使用习惯。深谙产品之道的陈聪让懂球帝起步阶段就挂上了档,抢占了先发优势。
除此之外,懂球帝能拥有如此多的拥趸以及今时今日之地位,还抓住了“天时”与“人和”——所谓“天时”,指懂球帝敏锐捕捉到了移动互联网这一时代浪潮,借2014年世界杯之机,通过在央视体育频道投放广告收割了原始流量;所谓“人和”,指懂球帝更加注重用户体验,在数据、直播等方面有独到之处,并提供了海量资讯。
我使用懂球帝除了获取资讯,主要就是通过其数据系统,了解各国联赛的积分榜、球员履历等信息。从我目之所及,没有发现同类产品在数据系统方面比懂球帝更强大。
产品思维成就了懂球帝,也成为了其发展的掣肘。因为对于产品有充足的信心,懂球帝始终没有将用户奉为“上帝”。内容方面则更是懂球帝的软肋,涉嫌剽窃或抄袭一直是它无法撕掉的标签,甚至被看成是原罪之一。
可以说,对用户以及原创内容的不足够尊重被写入了懂球帝的DNA之中。如今危机爆发,也是早晚之事。因为,危机的种子在起步阶段就埋下,就像定时炸弹随时可能被引爆。
其实,产品思维和流量都不是万能的,“内容为王”这句口号也永远不会过时。跑马圈地的时代早晚会过去,经过几年的积累和运营,懂球帝的流量池已逼近天花板。它也树立了自己的江湖地位,早应该迈入精耕细作阶段。
进入全新的阶段,尤为考验懂球帝的运营能力以及内容生产能力。毕竟,懂球帝并不是一个搜索引擎,也不是一个引流平台,而是内容资讯平台。用户来到这个平台并不是用完即走。留住用户并释放他们身上的价值,才能为懂球帝带来更多变现可能。
没有人会否认懂球帝是一款好产品,但好产品身上并非没有弊端或者“原罪”。“好产品”的特性不应该成为一块遮羞布,它遮不住那些短板。
尤其是当直播吧、虎扑等竞争对手逐渐完善了产品功能,懂球帝的产品优势也正在被蚕食。虎扑一直聚焦话题讨论,而这恰恰是懂球帝未深耕的领域。在热搜事件发生后,很多懂球帝用户自发安利其他平台。虎扑官微也趁机置顶了一个“欢迎你”的微博。类似的危机事件频发,可能导致懂球帝多年积累下来的流量护城河走向干涸。
陈聪是缔造者,但也是决定上限者
懂球帝是一家创业公司,但它不再是一个无足轻松的小公司。它已经成为体育内容领域最重要的足球类垂直资讯媒体。
仅用了三年时间,它就完成了3.5亿元的C轮融资。在体育产业领域,能走到C轮融资的企业屈指可数。陈聪已经证明了他作为一个产品经理的价值。
但从2016年年底到现在,三年的时光倏然而过,江湖上却始终没有传来懂球帝D轮融资的消息。懂球帝的未来被很多人解读为陷入了迷茫之中。这一看法并非全无道理,内容平台如何变现本就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难题。
如果有资讯平台能够从内容变现这条赛道杀出来,懂球帝一定是最有希望的一个。它不缺少流量,也没有高额版权费的束缚。
但它一系列不成熟的操作,有可能成为自己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出现危机并不可怕,懂球帝应该正面质疑,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及时向受到伤害的用户真诚道歉。唯有如此,它才可能赢回用户的信任,不至于使流量优势消弭。此举也有助于挽回他们在业内的形象。
除了敬畏用户,懂球帝也应该尊重版权与原创。内容是王道,东拼西凑来的内容终究是羊肠小道,只会将内容平台引入歧途。
如前所述,陈聪作为优秀产品经理的地位不容置疑,但他现在的身份是CEO。他需要有CEO的格局和胸襟,以及总编辑的视野和胸怀。动不动就怼用户,实在与他CEO的身份不相匹配。
一位与陈聪有过直接交集的朋友对陈聪的评价是:“格局太小,成不了大事。懂球帝也就这样了,死不了,也活不好。”我并不完全认可这个朋友的评价,但我深知:陈聪的能力和格局将决定懂球帝的上限,他不应该成为懂球帝的短板。
在老舍的经典话剧《茶馆》中,常四爷说:“我爱大清国,我怕它完了。”我想借用这句经典台词,表达一点想法,那就是:“我爱懂球帝,我怕它完了。”希望陈聪能够学会反思,在危机中完成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