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滑冰配乐通常是通过电子音乐、管弦乐和打击乐器等复杂的音乐形式来表现运动员在比赛中所展示的技巧与情感。由于每个运动员的表现方式都不同,编曲也需要考虑运动员的个性特点和技能水平,以确保其能够完美地融入比赛现场。
花样滑冰配乐有多复杂?
花样滑冰的背景音乐可以主要的分成三种:一种是节奏较快较明朗甚至滑稽的,比如Javier Fernández López的对于卓别林电影摩登时代开场配乐的使用,这样的表演一般就是大家指的很“燃”;一种是偏向柔板较深情甚至可以打动人的,比如Aliona Savchenko和Bruno Massot的la terre vue du ciel,今年在美国站的表现就相当惊艳,并使得我一下就喜欢上了这首由armand amar创作的曲子;第三种其实和前两种没有截然区分,只是一般来源不同,那就是对于古典音乐(包括歌剧)的改编,比如中国双人组合于小雨和张昊演绎的天鹅湖、隋文静韩聪的图兰朵以及日本的Shoma UNO的四季-冬,这里面就非常的丰富了
花样滑冰常被称为“冰上芭蕾”。在音乐的伴奏下,花滑选手在白色的冰上展现自己内心的情感和肢体动作。花滑在某种程度上不仅是冰上运动,还包含了舞者背后的文化和艺术。花样滑冰是冰上运动和文化艺术的完美结合。
对于花滑选手而言,选择合适的伴奏是一件重中之重的事,“如果没有精心设计的选曲、编曲及作曲,即使是优秀的花样滑冰选手,也无法发挥出更大潜力。
经典影视剧配乐、经典歌剧与古典乐通常为花样滑冰选手们最常选用的曲目,其中这些又多亿钢琴曲最受选手们追捧,如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罗密欧与朱丽叶》、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以及韦伯的《歌剧魅影》等这些热门曲目,其中《卡门》堪称最热门的花样滑冰配乐。不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东方元素在花样滑冰赛场上脱颖而出,《梁祝》《卧虎藏龙》等“国风”经典成为不少中国选手、华裔选手的选择。
花样滑冰的音乐是有限制的。首先,在女单、男单、双人滑中,短节目与自由滑的伴奏音乐不能有人声(但一些“啊”“哦”等无意义的人声可以在音乐中出现),而冰舞的音乐则可以出现各种形式的人声。 除了珍珠港、天方夜谭之外,像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协奏曲、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各种歌剧、音乐剧、电影原声(比较经典的有海上钢琴师、辛德勒的名单、红色小提琴、时光倒流七十年等),都经常出现在花样滑冰选手比赛的音乐中。 历史上比较经典的双人滑表演,许多人都会力推前苏联/俄罗斯88,94两届冬奥会双人滑冠军Gordeeva/Grinkov在94年利勒哈莫尔冬奥会的自由滑: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还有02盐湖城冬奥会双人滑冠军Berezhnaya/Sikharulidze在冬奥会上的两套节目:《卡里发的女人》《沉思》;还有申雪/赵宏博在03年华盛顿世锦赛的自由滑: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这些都是双人滑历史上公认的经典节目。
我为什么喜欢花样滑冰
因为当我深情地望着你的时候,我知道,你会回我一个微笑。
十多年前红遍大江南北的金粉世家中说到爱人的痛苦与被爱的幸福,其实不然,找到一个值得去爱的人不但是幸福的,也是必需的。
喜欢花滑也不全是必然如此,相反这其中有太多的意外与巧合。有些人性格开朗,有些人乐于独处,有些人崇尚强大,这些个性多多少少的都会反映在他们喜欢的体育项目之中。而对我而言,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应该都算是一个比较别扭的人吧。从小不太懂得称赞别人,觉得这么做有些不好意思。但当我关注花滑,看到喜欢的选手的时候,却突然发现,称赞别人,鼓励别人竟然是那么平常,又是那么美好的一件事情。
一个人的心中总有爱,有情感,总需要一个地方将这种情感释放出去。而我对花滑选手们的爱和支持可以很自然,不像现实生活中那样需要顾忌太多,选手们可以顺理成章地接受我对他们的喜爱,给出正面的回应,这真的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在正确的时间,遇到了正确的人事物,这就是我与花滑的邂逅。在一个需要让满满的情感完全释放出去的状态下,遇到了好多个可以自然且完整接受我的喜爱的花滑选手,又碰到了一个我可以自由自在的行走在想去的地方的时间节点。多种的巧合让我对花滑产生了神秘的化学反应。
撇开个人因素,从小到大,从足球篮球,到体操网球,各种各样的体育项目我都有喜欢的运动员或者喜欢的团队,然而在我看来,花滑却是这么多个体育项目中,观众与选手之间的距离感最小的,而这一种特别的设置也是花滑最为吸引人的地方。在其他很多的体育项目中,比如田径,谁快谁赢,比如篮球,得分多的队赢,都是客观的。而只有极少数的项目,能够取悦观众是决定输赢的要素。在这样的项目中,选手和观众之间才有竞技体育中极其少见的对等。
或者在我之一次去现场看比赛的时候,犹豫后决定不去向那些羁绊着的选手要签名,要合影的时候,就从一开始在无形中保持了这种对等感。他们是偶像,但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就在面前的,可以平等相处的。我没有得到他们的签名,没有得到他们的合影,但我用礼物得到了他们小小一帧的记忆,让他们相对对等地知道了我的存在,我认识他们,他们会记住我,这或许比实体的签名更加的珍贵。在花滑中,选手和观众的距离感大到我可以没有负担且不吝啬地告诉他们我对他们的喜爱,但又小到他们会足够珍惜我对他们的感情,这一种距离还真是微妙呢。
当然这一种微妙的距离感也是因人而异的,我也就跟少部分选手能够有这样的感觉,对于广大日本美加的选手距离感太大,也就没有那种特别喜欢的感觉了。
与很多运动不同,花滑的根本是人,而不是你生君已老的百年豪门俱乐部。尽管在很多个体项目中,选手都会体现出自己的成长,但比起像网球乒乓球这样的运动,花滑选手的成长体现在了他们的节目中那可以被心灵感觉到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更加老辣而已。成长的过程,我们会犯错,他们也一样,我们需要努力,他们每一天用汗水描绘着自己努力的样子,我们需要对自己更好更宽容,也希望他们不要对自己更苛责。一天一天,一年一年的与那些年轻的选手们一起成长,看着他们和我们每天,每一个关键点的不同,对他们说的话也是对自己想要说的话,这一种羁绊也是其他运动所少有的。
我可以因为一场球赛喜欢足球,因为颜值喜欢网球的莎拉波娃或者体操的科莫娃。但只有对花滑,我能够感受到那种动态的,不断变化成长的羁绊。能够感受到自己与一项运动中的选手们距离非但不遥远,还有某种牵连,这就是我对花滑的喜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