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水浒传》的时候突然一激灵,你们有没有脑补过戴宗的走姿?
今天看《水浒传》的时候突然一激灵,你们有没有脑补过戴宗的走姿?
神行太保戴宗在赶路时行走的姿势,的确是和常人大不相同。
锦豹子杨林在第一次遇到戴宗的时候,当时并不认识戴宗,但是杨林却试着叫了一声“神行太保”。锦豹子杨林之所以能够认出戴宗来,皆因为杨林看到戴宗“行步非常,因此唤一声看!”
杨林口中的这个“行步非常”,虽然没有具体说出戴宗赶路时的细节,但也可以充分说明不是平常人赶路的样子。恐怕也不是平常人跑步的样子。
戴宗号称是可以“日行八百里”。《说文解字段注》引《谷梁传》曰:“古者,三百步为里。”虽然《水浒传》成书是在明初,但是这个“日行八百里”应该还是虚指。
宋江在江州因提反诗下狱,知府派戴宗去京师送信。按照知府对黄文炳所说,戴宗也是需要旬日才能往回的。
看看《水浒传》里在各地往返的脚程,戴宗这个十天半月的日程,也就是比其他人要快上那么几天而已。
戴宗为什么会比其他人脚程要快?
戴宗在出发之前,“换了腿膝护,八搭麻鞋。”腿膝护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护膝护腿,可以参考行军打仗士兵的绑腿。这一身可是走远路必备的装束。
合适的装束还是次要的,戴宗一般在出发时都是打扮成承局,腰里插了宣牌。
承局是宋代的一个低级军职,到了清代又又专指皇商在各省的承办人。在明初的《水浒传》里,承局其实就是可以使用官道的人。
宣牌则是由朝廷颁发的官职身份证明,可以凭借宣牌来调动官道上的一切资源。宣牌在宋代时是速递文书的官吏驿兵必备之物。
这其实就是说戴宗大多都是充分利用官道之便。能够充分利用官道的便利,当然要比那些寻常人要快上很多了。
十分紧急的事情可以让驿兵去办,而需要一般官吏去办的都不是很紧急的事情。戴宗在江州知府那里时,出去所办的事情都不是需要驿兵去办的。
既然不是十分紧急的事情,一般的官吏也就属于外出公办。自然来回也就是不紧不慢的了。戴宗只要比别人稍稍快上那么几天,也就把这个肥缺搞到手了。
奔波在官道上的官吏驿兵有的是,为什么只有戴宗所用时间比较短呢?
路上略些素饭素点心又走。看看日暮,戴宗早歇了,又投客店宿歇一夜。次日,起个五更,赶早凉行;拴上甲马,挑上信笼又走。约行过了三二百里,已是已牌时分,不见一个干净酒店。此时正是六月初旬天气,蒸得汗雨淋,满身蒸,又怕中了暑气。正饥渴之际,早望见前面树林首一座傍水临湖酒肆。
看这段具体的描述,戴宗五更天就开始出发,一直到了已牌时分(到了中午饭点儿)时才开始找地方吃饭。有很多时候吃饭还都是在路上解决的。
说白了戴宗其实也就是早走晚停,中途没有停下去做什么其它的什么事情。其他官吏则是悠哉悠闲地去办事情,当然来回就需要更长的时间了。
不过从五更到中午就走了三二百里,这个速度当然也是超过常人的了。
在2019年多哈田径世锦赛男子20公里竞走比赛中,冠军日本选手山西利和是1小时26分34秒。亚军俄罗斯选手米兹诺夫是1小时26分49秒,季军瑞典选手卡尔斯特罗姆是1小时27分获得季军。
如果按照现在的里程来算,戴宗至少一个小时走了25里,速度还是要小于那些竞走运动员的。
虽然戴宗中途也是要进行休息的,有时候也可以跑上一段时间,但是很明显戴宗的耐力还是要远远超过那些竞走运动员的。
戴宗毕竟是小说中的人物,有些虚构的夸张也不算太过分吧。
那么小说中戴宗使用的甲马,到底有没有实际作用呢?有作用,但更多的还是像神打那样的作用。说白了忽悠的成份居多。
甲马的神奇都是戴宗自己说的,有几个人亲自体验过戴宗的甲马?
李逵曾经跟随戴宗体验过甲马的神奇。不过李逵的体验很难作准,戴宗要想骗李逵那就跟玩儿似的。
锦豹子杨林也跟着戴宗体验过甲马。
当时取两个甲马替杨林缚在腿上,戴宗也只缚了两个。作用了“神行法”吹口气在上面,两个轻轻地走了去,要紧要慢,都随着戴宗行。两个于路间说些江湖上的事;虽只缓缓而行,正不知走了多少路。两个行到已牌时分,前面来到一个去处:四围都是高山,中间一条驿路。
杨林的腿上虽然帮了戴宗的甲马,可是什么时候快走,什么时候慢走,都是跟着戴宗来的。其实也就是戴宗在合理地分配体力,更何况文中说的还是在“缓缓而行”。最后戴宗还是把杨林引到了驿路上,要想走得快还是需要走驿道。
至于戴宗自己行走的时候,则是拿出四个甲马。那个甲马便和给其他人用的时候明显不同了。
“放开脚步便行。端的是耳边风雨之声,脚不点地。”这时候的甲马是个什么东西?
轮滑还是滑板?这两个还都是脚不点地。难怪锦豹子杨林看着戴宗“行步非常”。
【我喜欢以连续的眼光看待历史上的节点。】
【非常感谢您的阅读、点赞、转发、评论。如果喜欢敬请关注@寄暇学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