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界中,动,植物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什么我们看不到动、植物尸体的堆积?
自然界中的动植物都在生物链中,当动植物死亡之后,一部分成为其他动物的食物,另一部分经微生物分解后转化为有机物和无机物,融合在大地之中,因此不会出现尸体大量堆积的情况,在特殊的条件下,如大面积的自然灾害等,动植物在短时间内大面积死亡后,会被土壤覆盖于地表之下,经千万年的变化,成为化石类的东西如石油、煤炭等等即是此种情况。
假如你是一战期间的士兵,看到一天之内六万尸体堆积在索姆河,有何感想?
此事发生于1916年7月1日的索姆河战役。当日以密集队形进攻的英法军队,在德军马克沁机枪和火炮的射击下伤亡6万,尸横遍野,打11月28日,战役结束。英法联军共伤亡60万以上,德军也伤亡60万以上。要说感想,这一天的英法联军士兵,应该是感到震惊、恐惧,然后是愤怒,继而悲伤、麻木。德军的心路历程也是一样。只不过在当天,看到英法联军大量的尸体应该会感到比较兴奋和喜悦。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也可以说是终极手段。而政治的核心,主要还是利益。之所以会发生一战这样残酷的战争,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此时的欧洲人,把丛林法则发挥到了极致,也可以说把人性中贪婪的成分发挥到了极致。要说英,法,德三国,本身沾亲带故,在血缘上主要属于日耳曼人,德皇威廉二世更是英国女皇伊丽莎白的亲外孙。在利益的面前,亲情早已扔到一边啦!此时的欧洲,也包括美国,已经完成了对世界的瓜分,殖民地基本已经分完了。在这方面英、法获得的利益更大。德国人正是因为觉得自己吃亏了,同时过于相信自己的实力,而英、法同样相信自己的实力,觉得没有必要妥协,互不相让,所以才会导致战争的发生。在人性的两大本性,贪婪和分享之间,此时双方的贪婪都占了主要地位。
一战一打起来,就已经超出了双方的想象,完全失去了控制。从1914年7月28日到1919年11月11日。双方伤亡两千万以上。在一战中积聚的仇恨,以及后来发生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又引发了二次大战,伤亡和财产损失更加巨大。可以说将整个欧洲变成了废墟。欧洲人遭受了空前的损失。双方好战的基因,在两次大战中都损失严重,而美国和苏联这两个超级大国都已崛起。在核武器的恐怖平衡下。西方主流社会对自己以前的行为进行了反思,强调妥协和合作。也就是人类另一大基本本性,分享开始居于主导地位。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特殊的从未有过的时期。一个在全世界范围内,宣传世界和平、反对种族主义,宣传民主、法制、人权等等,也就是所谓的政治正确的那一套的时期。在此时期,世界确实因此而繁荣。很多不发达国家都得到了发展。战争相对得到抑制,很多小国因此受益。但是要明白,这是由于西方人的衰弱,以及核武器的恐怖平衡带来的。这并不是以前就一直存在的,也并非以后就一直能延续的状态。从现在美国人的种族冲突,以及各种退群,和我国以及多国之间的贸易纠纷来看。现在的世界秩序,有向丛林法则偏移的迹象。需要警惕,不能对西方人宣扬的政治正确那一套报有过多的幻想。
至于说,作为一个处于一战西线残酷战场的士兵来说,面对机枪的密集弹雨,横飞的弹片,长达几年的战壕战(甚至长期是在泥水中),死亡随时而来,到处是尸体以及尸臭。除了让自己活下去,应该很难有其他的想法。据一个后来的有名人物, 当时只是一个士兵的回忆,他所在的团,一个星期内就死的只剩几十个人,面对子弹和弹片,只能疯狂和忘我的作战,至于怎么活下来的,自己都不知道。此时主要的心理状态,也只剩下麻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