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事变 撤离路线?
皖南新四军当时设想的撤退方案有三个。之一个是直接北上,从铜陵、繁昌渡过长江,这是 *** 给指定的撤退路线,当然 *** 也把这一路线通报了日军,日军做了堵截的准备;第二个是先东进到苏南再北上,这一条路途较远,需要长距离穿过 *** 统治区,有一定风险;第三个就是先南下,再东进,尔后北上。 *** 最为敏感的就是南下,已经把七个师呈口袋形围在南边,摆好了把新四军往江北赶的阵势,如果南下就正好钻入敌顽的口袋。
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最终新四军军部做出的决策恰恰是 *** 最为敏感的南下,悲剧随之开始。
1941年1月4日晚10点左右,新四军全军三路纵队冒雨由泾县云岭地区南下,计划绕道茂林、三溪、旌德、宁国、郎溪到溧阳后,从镇江渡江北上。
蒙古大军打到哪里就意味着宋朝结束了?
这个问题还真不好说。对于元朝统治者来说,临安城陷落的那一刻,宋朝的国祚就已经终结了;但是对于大部分宋朝的遗老们,以及元朝人自己的看法来说,崖山之战才是大宋的真正落幕时分。
1276年,南宋德祐二年/景炎元年,元至元十三年。这一年正月,伯颜大军合围临安城,宋恭宗奉表出降。从法理上来说,此时的宋朝君主和太后已经向元朝投降,南宋就应该已经是灭亡了的。
但是,此时的宋朝朝廷并不是全是一边倒的投降派。文官有丞相文天祥、陆秀夫,武将有张世杰等,依然拒绝投降元朝。对于南宋这个完全意义上的海洋帝国来说,即使失去了大陆,他们还有海洋。因此,在恭宗投降以后,主战派大臣们拥立了他的弟弟端宗为皇帝,继续在海上开展抗元斗争。
三年的惨淡经营以后,属于小朝廷的土地越来越少,真的也就只有万顷碧波可以供他们驰骋了。而当陆秀夫抱着宋末帝一起投海自尽的时候,南宋最后一位皇帝也就此烟消云散。
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问题,是因为元朝人在修史的时候,也承认,崖山之战,才是宋朝灭亡的最后终点:
陆秀夫走卫王舟,王舟大,且诸舟环结,度不得出走,乃负昺投海中,后宫及诸臣多从死者,七日,浮尸出于海十余万人。
杨太后闻昺死,抚膺大恸曰:「我忍死艰关至此者,正为赵氏一块肉尔,今无望矣!」遂赴海死,世杰葬之海滨,已而世杰亦自溺死。
宋遂亡。
这段饱含血泪和悲壮的文字早已成为后世对宋室官民的纪念,就连元朝人也承认,当小皇帝和杨太后,还有陆秀夫、张世杰,以及十几万军民一起蹈海而死的时候,宋朝才真正亡了国。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青言论史”,也欢迎您的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