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事情让一个国家扫地?

2天前 (02-24 10:49)阅读1回复0
luntiyu
luntiyu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40819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81638
  • 回复0
楼主

历史上有哪些事情让一个国家扫地?

答:虽然在中国近代苦风苦雨的历史上,我们抓住了令人心碎的历史画面,但说到“扫脸”事件,首先值得一提的是近代史上难忘的“丰碑”:克林德碑。

历史上有哪些让一个国家颜面扫地的事

1900年,八国联军突然发动侵华战争。像狼一样的联军士兵在中国京津疯狂烧杀抢掠,然后强迫清政府签署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在这份充满强盗逻辑的条款中,清政府除了支付近10亿两白银的“赔偿”外,还失去了在天津周边10公里的驻军权利。还有德国公使克林德,他死于这场战争,并建立了一个纪念碑——克林德碑。

说到克林德公使的死,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死!

历史上有哪些让一个国家颜面扫地的事

八国联军于1900年6月10日从大沽口登陆,身在北京的德国公使克林德也顿时精神焕发。他公开带德国士兵上街,到处寻衅滋事,甚至命令德国士兵向北京人开枪。仅在6月14日,他就开枪杀死了50多人。6月19日,胆子越来越大的克林德,竟然在东单西总布胡同口猖狂拔枪,向巡街清军射击。为了“克林德事件”,清军官恩海开枪反击,当场将其击毙。

但正是这样一个死有余辜的家伙,却激起了西方列强的双重标准精神,在《辛丑条约》中特别加入了条款:清政府不仅要派亲王级专使到德国谢罪,还要在克林德被杀的西总布胡同西口纪念克林德立碑——作为受害者,不仅要赔偿“杀害侵略者”的罪行,还要给侵略者立碑,这是一种极大的耻辱。

对于这种耻辱,当时的清政府可以说是合作回家了:慈禧太后被八国联军打得跑路后,赶紧跪下舔克林德,派大臣设祭。1901年8月,清政府派醇亲王载枫为专使大臣,前往德国谢罪。至于“立碑”,清朝超额完成了任务,专门用大理石建了一座纪念碑。纪念碑上用汉语、德语、拉丁语等文字赞扬了“死”的克林德的“命名和美誉”,并严格命令中国人“见物思人,惩前避后”

什么是西方列强颠倒黑白?什么是一个国家的面子扫地,尊严被践踏?一座“克林德碑”,基本上都很清楚。

从此,这座克林德碑就像一根刺,扎在了许多中国人的心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成为一个失败的国家,“克林德碑”不再数,被兴奋的北京人推倒在街上,然后在英国和美国的要求下,纪念碑被移到北京中山公园,成为一个“公理战胜纪念碑”。然而,在推了纪念碑后不久,中华民国在巴黎和会上被屠杀。所谓“公理战胜权力”的愿景被“弱国无外交”的现实所打败。

历史上有哪些让一个国家颜面扫地的事

1952年,在北京举行的亚太地区和平会议上,会议一致决定,中山公园的“公理战胜纪念碑”已成为见证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贡献的“和平纪念碑”。这座美丽的石碑彻底消除了过去的耻辱,成为现代中国历史的生动见证。

与这件大事相比,20世纪30年代的一件“小事”也让“黄金十年”时期的中华民国羞辱了整个欧洲——中国外交官欠租金。

1930年11月,欧洲许多国家的房东采取了行动,一些人采取了强硬的态度,清理出租自己房子的中国外交官,另一些人只是在报纸上发表声明,解除与中国外交官的“房屋租赁”关系。欧洲国家是否掀起了“排华运动”?事实并非如此。真相既简单又可笑:这些中华民国外交官表面上有五个人和六个人,举手投足,但每个人都做出了拖欠租金的耻辱。民国外交家蒋作宾也在日记中哀叹道:“可谓国家体面丧失”。

那么,这些中国外交官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主要是因为没钱。

说到中华民国的历史,现代人受到电影和电视剧的影响,经常想象各种各样的照片,中华民国的外交官是优雅的家庭之一。但在真实的历史上,这些肤浅的外交官,但不能说:不仅在弱国没有外交困境中,努力维护国家利益,而且面临严重的生存问题——“黄金十年”时代的国民政府,最长的事情之一是拖欠外交官的工资。

在民国外交官蒋作宾的叹息下,当时几乎所有驻欧洲国家的中华民国外交官都遇到了“欠工资”的悲惨催促。直到1931年2月,中华民国仍欠欧洲大使馆至少五个月的工资。许多外交官吃饭已经成为一个问题。当然,租金无法收回。当然,他们被房东猛烈追赶。

而且对于中华民国外交部来说,拖欠工资是小儿科,驻各国大使馆的办公资金?也就是说,仅在1931年6月,国民政府就欠中国驻德奥大使馆6万多元。真的是中华民国的财政困难吗?蒋作宾,驻德大使,以前也这么想过,但回国后,亲眼看到了国民政府的达官贵人,过着奢侈的生活,与外交官的苦难形成鲜明对比——明明是国民政府的腐败,造就了这样的雷景。

所谓“弱国无外交”的道理,放在“黄金十年”的中华民国身上,恐怕真的要多一层意思。

与这件“小事”相比,抗日战争晚期的1944年,也是中华民国,又发生了一件“全世界现眼”的大事——豫湘桂大败。

1944年,距离中国抗日战争胜利还有一年多的时间。在欧洲、北非、东南亚等战场上,法西斯国家正在衰落。在中国战场上,日本军队正在衰落。他们不仅失去了制空权,而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也度过了“反扫荡”最艰难的时期,开始了局部反击。敌后解放区约束了64%侵华日军。抗日战争胜利的曙光非常耀眼。

然而,今年4月,日军在正面战场上奋力拼搏,发起了“豫湘桂战役”。在接下来的八个月里,被称为军队强大的“百万国军”面对15万日军的进攻,相继失去了河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福建等省的146个城市,让6000多万同胞沦为日寇的铁蹄。

你为什么要看这只眼睛?你可以看到几个大崩溃的细节:当日军进攻河南时,驻扎在河南的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蒋鼎文脑袋里充满了“逃跑”这个词。首先,他从洛阳跑到新安,然后只带着几名亲信军官躲在陕西。他手下的数十万军队当然成了无头苍蝇。苦守洛阳的国民党军队疯狂地联系长官寻求支持,但他们不知道长官已经失踪了。

1944年6月,当日军已经到达长沙时,长沙“国军”的第一反应是匆忙进入房屋,挨家挨户抢劫。一些军官抓住机会扣押商船,要求高价。国难还在发财。攻击长沙的日军看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场景:长沙周围的许多守军仍然忙于在阵地上打牌和赌博

甚至,在河南战场上,第一战区配备的800辆军车,战场上只有100辆具有决定性胜利意义的装备投入战斗,其他700辆被各级“民国精英”瓜分

看到这样一个令人震惊的场景,不难理解为什么河南、湖南、广西的崩溃会出现“官方跑得比士兵快,士兵跑得比普通人快”的惊人场景——“国民政府”治理下的“中华民国”在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夕已经腐烂成这样。

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即使抗日战争胜利,英国和美国的许多政要,仍然蔑视中国,即使在朝鲜战争爆发后,为什么许多美国政要,会忽视中国政府的严厉警告,即使在那个时候,他们的眼中,仍然是一个像“河南、湖南和广西的崩溃”,看起来脆弱的中国。理解这一切,你就会理解1949年开国典礼上的英雄主义,并承载了多少期望:

从此,中国人民站了起来!

参考资料:张森奉《民国外交官的寒酸》、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屈辱岁月,奋斗征程》、《豫湘桂战役国民党失败原因》刘贵福

作者:我们的团队张琴

0
回帖

历史上有哪些事情让一个国家扫地?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 erxMiniEditor for erxForum 」
- 迷你富文本编辑器,尔今 作品 原创专用 -
提示信息